紫外線是一種電磁波,波長范圍為10~400nm。紫外線按波長通常分為長、中、短波三種。波長為380~320nm的長波紫外線簡稱UVA,波長為320~280nm的中波紫外線簡稱UVB,波長短于280nm的短波紫外線簡稱UVC。紫外線殺菌的波長范圍是200~275nm,其中殺菌作用較強的波段是254nm左右。但對不同的微生物,強作用波段有些差別。紫外線的殺菌機制一般認為包括兩個方面:對核酸的作用和對蛋白質(zhì)的作用。
紫外線強度和照射劑量是影響紫外線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。
1、電壓
電壓與紫外線的輻射強度呈正相關。當電壓不足時,輻射強度明顯下降。使用30W直管石英紫外線燈在距燈管1m處,電壓170V時,測得紫外線強度為57.0μW/cm2;電壓180V時,測得紫外線強度為76.7μW/cm2;電壓220V時,測得紫外線強度為141.6μW/cm2。目前一般認為,在220V電壓時,在燈管下方垂直1m的中心處的紫外線輻射照度應≥70μW/cm2,否則需更換。
2、距離
隨著與燈管距離的增加,紫外線輻射的強度會降低。近距離照射可增強消毒效果。當電壓為220V時,距離為40cm,紫外線燈輻射強度為500μW/cm2;距離為60cm時,紫外線燈輻射強度為275μW/cm2;距離為120cm時,紫外線燈輻射強度為89μW/cm2;距離為140cm時,紫外線燈輻射強度為53μW/cm2。
3、溫度和相對濕度
一般認為紫外光源在40℃時殺菌作用較強。溫度對紫外線消毒效果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輻射強度來實現(xiàn)的。過高與過低的溫度都可使紫外線輻射輸出減少,降低殺菌效果。相對濕度超過70%時,紫外線對微生物的殺滅率就會急劇下降,所以一般要求相對濕度盡量在60%以下。
4、照射時間和照射劑量
紫外線照射劑量和消毒效果呈指數(shù)關系,而照射時間和照射劑量呈正比,通過保證足夠的照射時間可以達到需要的照射劑量。紫外線照射劑量是紫外線輻射強度與照射時間的乘積,用μW.s/cm2表示。在需要殺滅多種細菌和病毒時,照射劑量不應低于10*104μW.s/cm2。
5、物體表面狀況和有機物的影響
紫外線的能量低,穿透力弱,消毒物體表面光滑時,消毒效果好。反之,則消毒效果差。消毒物體表面存在有機物時,需要延長消毒時間,增加輻射劑量。
6、燈管
燈管表面有灰塵或室內(nèi)空氣中有較多的煙霧時,會降低紫外線的殺菌效果。燈管使用時間的長短也是影響殺菌效果的不可忽視的因素。使用過程中,燈管的輻射強度會降低,如新的燈管殺菌需要60min,一年后則需要120min。